奥运会的起源来历_奥运会的起源简要说明
Olympic Games的中文翻译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运动会。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9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200多个城邦各自为政,战争不断。因此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战争促进了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但连年征战使人民普遍感到厌恶,渴望休养生息,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公元前776年,希腊人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比赛的优胜者获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394年,奥运会被罗马皇帝禁止。1170年间,古希腊运动会共举行了293届。
19世纪70~80年代,奥林匹克遗址被发掘,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为此,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建议恢复古希腊奥运会的传统,在他的倡导与奔走下,1894年6月,在巴黎举行了首次国际体育大会。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体育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每4年一次,轮流在各会员国举行。1896年4月6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
来历:奥运会全称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国际性的综合体育运动竞赛盛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会。那时,希腊有许多城邦国家,各国间不断发生战争。各国人民渴望和平。本来是祭神的体育竞技会,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全希腊运动会在奥林匹亚举行。在运动会进行期间,希腊境内保持和平,即使正在交战的双方也必须放下武器休战。谁若违反,就要受到严惩。到了19世纪末,战争威胁着世界,许多爱好和平的人呼吁恢复奥运会和发扬奥运精神。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以后,每四年举行一届。奥运会上,各国运动员在许多体育比赛中公平竞争。
奥运会期间,各国人民关注比赛情况,甚至通过电视通宵达旦观看比赛实况。奥运会不仅是世界性的体育竞技比赛,而且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友谊和进步。奥运会会旗中五环相连,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和各国运动员以公正的比赛、友好的精神在运动会上相见。 意义:在古代历届奥运会上,主会场上都要燃起熊熊的火焰。奥运会圣火是神圣的,有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的美好意义。顾拜旦在1912年首先提出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点燃圣火的动议,并提议将点燃圣火作为奥运会必须的仪式。自1936年起,每届的奥林匹克圣火,首先在奥林匹亚点燃,这里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火炬由运动员接力传递到主办国,在开幕式时进入主会场,在奥运会闭幕时熄灭! 精神: 为了表达奥运会崇高的原则及理想,近代奥运会创始者古柏坦爵士,亲自设计了许多仪式及规章,并把它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场上具体化的表现出来,这些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的会旗、会歌、会徽、格言等,均深具有教育的意义,再由人们透过视听的感受,从肃穆的气氛中去领会、体味一番。
古柏坦会一再地强调奥林匹克仪式的重要性,他说:“在奥林匹亚,人们聚集着,瞻仰过去并寄望未来,因此古代奥运的仪式亦适用于复兴中的近代奥运会,这种仪式是由飞逝的时光,将过去和未来联系在一起。同时这个盛会是由青春、美丽和力量三者所结合而成的……。”
奥林匹克的主要仪式可分为三个部分:开幕典礼、颁奖仪式、闭幕典礼。宣誓仪式含运动员、裁判员及国际奥会新任委员。
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 Faster,Higher,Stronger, 是励运动员要继续不断的参加运动、努力求进步与追求自我的突破。原文为古拉丁语 Citius,Altius,Fortius,由一位古柏坦的好友,巴黎阿尔克依学院Arcueil College老师迪登 Henri Didon (多明尼加神父)于1890年左右首先使用,他为了使全班学生第一次到室外运动场上去参加运动,当时他以这种口与来鼓励学生。这三个字给了古柏坦极深的印象及体会,决定为国际奥会所采用,遂于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在安特卫普举行时兴五环旗同时正式出现奥运会中。
“更快、更高、更强”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这句格言是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亨利·迪东在其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们时说的:“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顾拜旦借用过来,成为奥林匹克格言。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字,而其中的含义却非常丰富。它既是指在竞技场上,面对强手时,发扬大无畏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也是指对自己永不满足,不断地战胜自己,向新的极限冲击。不仅如此,这句格言还鼓励人们应该在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更新,永远保持勃勃的朝气。 对我国意义:我觉得初始仍是基于一种政治性的或者说是社会性的考虑。
据说,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就有人士投书于天津的一家报纸,问中国何时参加奥运会,何时能在奥运会上也获金牌,何时中国也能办奥运会。如属实,这应是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最早呼声。呼声虽然来自民间,但其出发点是不满中国当时的“东夫病史,国弱民穷”。这是一种振兴奋强的愿望。借奥运会上的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希望有朝一日,中国也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国力逐渐增强,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在北京积极地动员各方面力量准备1996年亚运会的时刻,在亚运会举办之前,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亚运会工程的时候,就提出了“你们敢不敢去申办奥运会?!”的响亮号召。根据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体育状况的分析,小平同志要办奥运会的想法也是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角度考虑的。
我们响应邓小平同志的号召,1993年争办2000年奥运会的时候,之所以没有最后成功,主要是些非体育因素的作用。因为,国际奥委会不是由国家奥委会以一国一票的形式组成的,而是由个人的委员组成的。当然,掌握着话语权的西方国家政治势力并不愿意看到中国在2000年就获得举办奥运会的机会,他们也是从政治上反对北京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
2001年北京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全会上以明显的优势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我看主要起作用的客观因素应是我们深化了改革,扩大了开放,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加上全国人民的支持以及申办委员会的努力,我们能比较顺利地如愿以偿。
因此,我们在分析2008年奥运会可能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时,不能够忽略在政治方面社会方面的作用。我认为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我最近学到了一个新的政治词汇,叫国际动员能力。它是指国际社会如何认识你这个国家,当你这个国家的行为模式被国际社会肯定时,国际动员能力就会自然地上升。这实际上是国际地位和影响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回忆起1993年当时我们承受的国际主流媒体的强大压力,指责我们所谓的人权问题、民主问题等,都是对我们的行为模式的不认同。2001年再次申办时,这些问题并未完全消失,但已弱化多了,包括有投票权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这就说明了国际社会在很大程度上认同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他们看到了他们预想不到的结果。我们成功地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提升我们的国际动员能力。这也就是说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而且能更直接的近距离了解中国。其政治意义是重大的。我记得2001年,我们在莫斯科申办奥运会时,我遇到好几位西方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们主动地对我说:“你们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我记得对你说过,我不是反对北京办奥运会,只不过那时我认为你们的条件还未成熟。今天,我可以说,条件基本上成熟了。”这说明,过去的所谓人权问题,民主问题,在他们对中国的认识中不再是重要的了.